在晋台胞王长富:打造生态农场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

  在晋台胞王长富:

  打造生态农场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(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⑫)

  台胞王长富1992年第一次来到大陆,此后不断在两岸往返寻找商机。在台湾从事农业近40年、在桃园和新竹两地都有设厂的他,2014年开始在大陆发展农业,近年看中山西的市场潜力,选择留下来发展。山西是王长富的祖籍地,对他而言,也是可贵的缘分。

  “3年多前,我来到山西临汾发展,如今在当地从事生态农业。”身为山西部落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长富告诉记者,经过半年的实地考察,他在乡宁县龙鼻村开设了赛德克农场。在项目进行中,地方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让他十分感动。“当地领导连续5天利用下班时间,和我讨论三产融合如何执行落地,经常从晚上9点讨论到深夜一两点。”王长富说。

  在大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,台胞也来尽一份力。王长富说,当地响应中央政策,通过村集体+合作社+企业共同合作的模式,建设美丽乡村,推动产业落地,他也积极参与其中。

  “我在台湾也有产业,主要养殖蛋鸡和乌鸡。”王长富说,在台湾探索养鸡时,他不使用抗生素,而是熬煮中草药喂养,来保障其健康成长。来到龙鼻村之后,他在赛德克农场的鸡博园中,同样采用中草药及酵素代替抗生素来养殖。

  甘草、黄芪、金银花、蒲公英……王长富向记者详细介绍养鸡“秘方”,足足有近20种中草药。“按比例稀释,浓度不高,3天喝一次。”他说,自己依靠天然本草进行养殖,做到全程无抗生素、无色素、无激素等,充分保障鸡肉和鸡蛋品质。现阶段养殖的鸡主要分为观赏鸡、肉鸡和蛋鸡三类,大概有2000只,日产约1500个鸡蛋。

  农业农村部鼓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,赛德克农场也建有3个6立方米、16个3立方米的鱼池,统一配备排水、过滤、杀菌、供氧等设施,实现占地小、效益好、高产出、无污染的效果,主要养殖品种为鲈鱼和澳大利亚石斑鱼,每年可养殖两茬约5万斤。

  “受保鲜期影响,我们养鱼主要供应当地市场,就目前的养殖规模来看,还远远不够。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,当地需要大概60万斤的鱼,市场需求比较旺盛,发展潜力也相当可观。我们计划扩大养殖,明年先将规模提升到20万斤。”王长富说。

  台湾农业发展推崇自然农法,目前发展相对成熟。在赛德克农场经营中,王长富也循此理念,实现鱼菜共生、鸡果共生。养鱼的水肥集中发酵后,可以用来灌溉农场的草莓、苹果、樱桃等,对鸡粪进行微生物处理,也可直接作为肥料来种花、种菜,由此打造现代农业的循环模式。

  “如今赛德克农场经营快两年了,在业务拓展中,我们采用以销定产、会员制、研学科普、私人订制、社区推广等方式。目前农场已吸引上千名周边的会员,他们也会带朋友来体验。”王长富介绍,农场也推出了不少研学科普活动,可以带小朋友观察母鸡下蛋、见证小鸡21天左右孵化破壳、体验鸡蛋相关产品制作。“比如动手制作咸鸡蛋、松花蛋等,可以在现场DIY,然后带回家。”他说。

  长期深耕农业的王长富,还致力于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帮助更多人。“眼下我大概辅导了八九个家庭农场,分别在湖南、贵州、甘肃、河南等地,辅导周期从3个月到半年,借助循环农业的模式,帮助家庭农场进行评估和改造,提升发展质量。”王长富说。

  在王长富的培训下,龙鼻村一些村民也掌握了养殖技术,拥有了一技之长。王长富透露,他们还计划以龙鼻村现有资源为依托,建设3小时快速生物有机肥加工生产线、速冻冷库、农业科技馆等,并发展休闲、露营、民宿等项目,帮助农民学习技术、增加收入。

  赛德克农场目前有十几名工人。除王长富外,还有3名台湾人,主要负责技术和销售。王长富说,之所以将农场取名为赛德克,是想融入台湾少数民族元素,他的公司也取名“部落湾”,其中有几名台湾少数民族同胞。

  “赛德克人生活在自然之中,环境优美,发展绿色农业,我们也强调自然绿色,区别在于要在这里发展高效农业、观光农业。取这个名字,既是借鉴赛德克人的农业理念,更是为了铭记他们的精神。”王长富说,赛德克人勇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,以此为名,也是为了不忘历史。

  王长富生长在台湾,他在台湾所居住的里(相当于大陆的街道),很多人祖上在明清之际从山西来台,还在岛内设有祠堂为证。不久前,王长富带台湾长辈回到山西,在洪洞县大槐树镇寻根祭祖。

  近来,王长富参加了一些在大陆举办的两岸交流活动,也带着一批批岛内同胞参观过赛德克农场。“希望尽我所能,帮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大陆发展环境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诚意和决心。”他说。(记者 张盼)

  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2024年11月28日 第03版)
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加载中~
每日一言
不怕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